--曾毓聪 频发的电梯安全事故,再次引发了一个话题--年龄越来越大的老旧电梯,该何去何从?小区的常出故障的老旧电梯想更换,该找谁?怎么办?
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让物业公司和业主都有些无奈,民用电梯的更换之路为何如此艰辛? 根据《宁波市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未建立专项维修资金的物业,其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保修期满后需要进行维修、更新和改造的费用的承担方式,由业主筹集分摊。也就是说,在2011年4月1日《宁波市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实施之前,未建立房屋专项维修资金的老旧小区物业,公共设施设备的中修或大修以上维修改造项目费用,需要全体业主共同承担。所以,老旧电梯的改造,最主要矛盾在于改造费用难以落实。
海晨大厦电梯故障频发,全体业主共同筹集资金更新改造
位于北仑区中河路的海晨大厦,自1994年交付以来,至今已经使用年限达20年之久。该大楼属部分产权属个人购置对外出租,部分产权属企业单位购置办公使用,使用率达90%以上。海晨大厦设有两部电梯上下,2008年因东边电梯老化,房产公司和房地产管理处共同出资进行了更新改造。但在2014年,西边电梯再次故障频发,共发生电梯故障和困人10余次,2014年12月,该电梯最终因主板配件脱产难以修复导致停梯半年之多。
2015年1月,海晨大厦召多次开业主大会,针对该老龄电梯作出了表决,三分之二以上业主同意分摊资金更换电梯。为此,近20万元的改造费用由海晨大厦全体业主按照建筑面积均摊。但面对业主大会的表决结果,执行起来却不是那么轻而易举,资金的筹集又面临着种种矛盾:一楼业主以不使用电梯为由不愿意出资;部分业主同意出资但资金迟迟难以到位等等。海晨物业公司根据业主大会的意愿,多次上门向部分业主进行沟通,历经整整8个月时间,改造资金终于筹集到位。2015年9月16日,已经进入到新电梯安装流程。海晨大厦总共业主十多名,且大多数是企事业单位,改造资金的分摊和筹集相对较为容易。但如果是面临成百上千业主的老小区,老旧电梯的更新要筹集改造资金更是难上加难了。

电梯更新改造,要过三道坎
并非所有的大楼、小区都如海晨大厦改造工程一样顺利。事实上,北仑区上百台老旧电梯,能被改造升级的是少之又少。绝大多数小区的“高龄电梯”,还在故障——维修——故障的循环中日复一日地运行着。
在老旧电梯的改造之路上,至少拦着三道坎。 第一道坎:没有专门的电梯维修金。谁来出这个钱?居民意见不一。低高层居民间往往在金额分摊上的心理预期相去甚远。特别是未建立房屋专项维修资金的老大楼、老小区,解决改造资金的问题,难度不小。 第二道坎:这其实是资金问题的延续。因为维修金不足,所以对电梯故障的处理往往会演变成“势力均衡”的两派:一部分业主认为维修即可,而另一部分业主坚持彻底改造。当同一小区的居民们无法统一意见时,甚至连申请报告都没法写。 第三道坎:获得高比例政府补助十分困难。普通国产电梯的价格在20万元左右,一般小区全额收取的公共日常维修费仅仅能满足日常的公共维修需要。所以,要获得相关部门的补助支持也十分重要。 一句话,小区老旧电梯的大改造,“钱”成了一个绕不过去的难题。
|